
5月27日,位于江西彭泽的棉船岛100MW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,标志着长江流域首个实现规模化可再生能源供电的“零碳岛”正式投运。该项目中一期10MW/10MWh、二期10MW/40MWh风电配储由能研院工程公司总承包建设,作为新能源领域的样板工程实践,通过技术创新和区域协同有效推动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,体现了央企在能源转型中的责任担当。
锚定国家战略 践行绿色发展使命
国家电投能研院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碳达峰碳中和”的战略部署,携手产业单位贯彻集团公司“均衡增长战略”,此次承接的风电配储项目为打造长江流域首个规模化“零碳岛”做出重要贡献。项目自正式开工以来,面对春季多雨、场地受限等多重挑战,项目团队采用 “设计施工一体化” 模式,将设计周期缩短30%,同步推进设备采购与基础施工,2天实现电池储能柜、变流器PCS柜等核心设备吊装就位,15天完成电气安装、系统调试等工作,较原计划提前16天达成并网。该储能系统能实现能源全天候稳定供应,具备毫秒级响应与95%以上调控精度,风光储协同消纳能力提升,成为“风光储协同”技术应用的行业样本。

棉船风-储项目整体投产后,年发电量达2.4亿千瓦时,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9.6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。通过“风光储一体化”能源矩阵,棉船岛彻底告别孤岛单电源供电历史,3.2万居民实现清洁能源自给自足,富余绿电外送助力区域电网稳定。这一工程实践不仅破解了区域能源供应难题,更彰显了央企在区域能源安全保障中的核心作用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。
驱动绿色转型 共建生态长江
作为江西省 2025 年能源结构优化重点项目,棉船风电配储工程投运后,与帽子山光伏协同运行,彭泽县将形成 “风-光-储” 一体化能源体系的新型电力系统,通过“异地配储” 模式探索出平原地区新能源配套储能的新路径,为华东地区解决弃风弃光问题提供实践样本,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
能研院将不断探索项目一体化建设管理新模式,持续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,打造标杆项目、精品工程,推动能研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。(文/工程公司 任书衡 图/工程公司 赵峰)